小龍蝦撬動富民大產業
5月15日,2020君山龍蝦節暨網紅嘉年華在錢糧湖鎮震撼來襲,小龍蝦從“池塘到餐桌”、從“田間地頭到舌尖上的美味”,再次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。
近年來,錢糧湖鎮充分利用水草豐滿,生態優良的自然資源,將“蝦稻共生”作為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。按照“小龍蝦撬動大產業,小龍蝦走向大世界,小城鎮實現大繁榮”的總體目標,傾力推進龍蝦產業品質、品牌、品味建設的“五大工程”,2019年種養基地擴展到7.15萬畝,產值5.4億元,小龍蝦作為主導產業帶動作用日益明顯,農村秀美、農民富裕、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已經夢想成真,并于2018年2月,被市委市政府正式授牌為“農業產業化特色小鎮”(龍蝦小鎮)。
在龍蝦特色小鎮創建及稻蝦共生產業培育的過程中,該鎮始終堅守“打生態牌,走綠色發展富民強民之路”,建立了數字化信息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,實現小龍蝦、水稻生產、加工、銷售全程質量監控,特別是對投入品使用進行嚴格的監管,推行稻草還田、有機飼料、綠色防控等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方法,既保證稻蝦的綠色健康品質,更保證環境的生態秀美!安缮:↓埼r”、“臣山牌大米”都有二維碼“身份證”,生產“看得見”,質量可追溯。在生產者、加工者、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搭起穩固的信任橋梁。
該鎮與國家農科院、省農科院、湖南農大等科研院所進行緊密合作,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,認真分析錢糧湖的前世今生及未來,并且與村組干部村民代表進行廣泛討論,切合本鎮資源優勢和獨特潛力,突出龍蝦特色小鎮的精準定位,從支柱產業、基礎設施、休閑旅游、人居環境、文化內涵、組織架構多元化全方位策劃布局,形成一個完整的龍蝦特色小鎮的規劃體系。
為了保障優質的農產品、穩定的市場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來源,根據政府引導、合作社組織、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,確定專業合作聯社+公司+專業合作社+家庭農場+農戶訂單農業為主的“稻蝦共生”的生產、加工、銷售模式。聯社負責政策指導、技術培訓、標準制定、品牌建設、綜合協調;公司負責產品收購、加工、銷售,采取訂單農業的方式服務農民生產;合作社負責按照聯社制定的技術標準組織生產,為訂單農業的實施載體;家庭農場負責新技術、新品種的示范推廣,農戶根據訂單和合作社提供的技術標準組織生產。
該鎮圍繞龍蝦產業,構建小龍蝦育苗、養殖、加工、流通、餐飲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條,重點策劃“吃、喝、玩、樂”的特色亮點,有效地融入君山旅游熱線特別是洞庭濕地觀鳥,打造休閑鄉村、觀光農業,特色餐飲形成文旅結合、農旅結合的延伸發展。堅持文化引領,以洞庭湖沿湖大堤至六門閘漁都為旅游帶,串起泄洪閘、六門閘口、采桑湖、蘆葦蕩、濕地等自然景觀,推進全域旅游。注入龍蝦元素,打造生態龍蝦旅游公園,建設汀蘭別院龍蝦主題民宿,籌建集“湖鄉文化、移民文化、濕地文化、漁獵文化”于一體的錢糧湖農耕文化博物館。
實現農業興旺、農村秀美農民富裕的夢想,特色龍蝦小鎮是原動力,分階段實施達到三個目標。其一小龍蝦撬動大產業。通過做大做強做優以小龍蝦為主的特色產業,形成區域產業發展極核,拉長鎮域以“怪味鴨”、“六門閘魚”“層山牛肉”為代表的餐飲業,拉長以“錢糧湖剁辣椒”、“芥菜”等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業,輻射帶動全鎮及周邊鄉鎮的現代農業、現代加工業、商貿服務業、文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,構成特色鮮明、功能齊全、競爭力強的大產業生態圈;其二小龍蝦走向大世界。發揮通江大海的物流優勢,實施產品輸出、品牌輸出戰略,將“采桑湖小龍蝦”、“臣山米”銷往海內外;其三小城鎮實現大繁榮,以“小龍蝦”為載體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改善人居環境,實現經濟發展大繁榮、文化發展大繁榮、城鄉發展大繁榮。